11月21-23日,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经验交流会暨工作会议,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召开。经县局领导委派,在县局关工委刘观应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我们观看了郯城县家庭教育成果展示和家庭教育文艺演出;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个县市教育局或局关工委、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工作汇报;参观了郯城县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家长学校。郯城县学校的文艺节目都与家长学校有关,都与家庭教育和郯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彰显了郯城家庭教育的特色和亮点。会议期间的文艺演出、经验介绍及实地参观使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名代表无不感到震撼,无不感到深受教益。回味起来,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一、领导重视,规范体系
从我县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方面来看,基本上都能达到实验基地创建标准。但存在的问题是全县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的力度不够,学校层面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没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和工作力度,焕发不出这块教育的生命力。因此,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重视,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新格局势需要继续努力。
二、学校组织,按标落实
对照起来,我校存在着无教材,无统一考核评估,档案资料不齐,无课题科研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需要县局统筹安排和协调,有些需要广大家长的支持配合,更重要的是需要学校自身实施落实。
三、多措并举,推进建设
(一)统一家长学校教材的使用。基本上使用三级教材,征订全国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读本》,县级编辑地方性教材,学校编印校本教材。其中《家庭教育读本》供家长在家长学校开课使用和在家自学使用。
(二)强化家长学校队伍建设。为提高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家庭教育工作负责人,家庭教育工作的讲师团队伍、班主任老师参加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师资培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资等国家级培训。同时还举行县域内家长学校建设高峰论坛、经验交流等活动。
(三)重视家长学校课堂建设。要严格按照家长学校建设要求,每学期定期开课不少于2次。开课形式基本上是分大课和小课。大课,各校根据学校规模大小,有的是全校性家长集中开课,有的是按年级家长集中上课,授课人员有的是学校兼职的讲师团成员,有的是邀请相关专家授课。小课,是由各班主任组织在各班级内部授课,授课基本是班主任或校内讲师团成员。
姜宏德教授点评时强调,家长学校创建课程是核心、教学是中心、队伍是根本。各实验基地的学校无论在经验交流PPT所展示的,还是实地参观的几所学校现场所见的,他们都紧抓这三大措施。我校虽然在2016年秋学期就启动创建家长学校,每学期开课的次数可以说是超标,但每次开课都没有固定教材,都是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定个主题,对家长的教育起不到连续性和深入性的效果,属于碎片化模式。我们兼职讲师团成员,仅仅靠学校定的主题,零碎收集整合授课内容,仅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我们的讲师团成员,在这块教学专业水平不高,把握不到家庭教育方面的前沿动态。所以,就我校来说,家长学校创建按国标要求来说,在形式上是已经迈开了第一步,但离家长学校办学目的还有很大差距。
四、家校合力,开创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