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官网> 家校专题> 家校共建 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校共建 托起明天的太阳

郯城县高峰头镇中心小学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教学配备标准,已通过国家级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家长学校实验学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山东省安全文化示范学校、郯城县国学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而家长学校建设则成为家校沟通、家校共建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农村家长。广大家长们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但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往往不会教育孩子,甚至好心办了坏事。鉴于这种状况,乘着郯城县教育体育局与国家行政学院家庭教育中心推进家长学校建设这股东风,我校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在家长学校建设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我校对家长学校建设一贯重视。在学校制定《学校发展五年规划》时,正式把家长学校建设放到五年规划里面;学校的年度计划中,家长学校建设也是重要一环;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中,也专门留出专项资金对家长学校建设予以支持。

在思想重视、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高峰头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刘洪飞任家长学校校长,学校教导主任任家长学校办公室主任,中层教干及班主任为成员。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校长抓全局、抓谋划发展;教导处出台具体实施措施,各成员各司其职,做好落实。

 

二、多种措施提升家长学校工作成效

 

(一)培养讲师队伍,打造课程体系,举办家长学校讲座。

 

为迅速改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我校首先重视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的开设。为了保证家庭教育讲座的质量,学校对家庭教育讲师团体进行了精心打造,首批挑选了8名种子教师,分批次送出去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家庭教育培训,同时学校投资购买了大量关于家庭教的书籍。

 

家庭教育讲师团确定以后,由讲师团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打造出了适合我校的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的系列课程。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面对向全体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一学年就是四次,雷打不动。我校家庭教育讲师团面向全体家长开设的四次讲座课程体系现已基本完成。

 

学校除了每学期面向全体家长开设的两次课程以外,学校针对年级特点,由年级组长组织各年级教师定期开办家庭教育讲座,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列课程体系。如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学校在“家长学校开班仪式暨首场家庭教育讲堂” 活动中,进行《如何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讲座;针对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这种情况,三年级教师开发了《如何抓住孩子的转折点》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学困生家长的手足无措,家长教子方法的匮乏,高年级组教师开发了《怎样做有效能的家长》的讲座,给各位家长指明了方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二)重视《家庭教育读本》教材的使用

 

对于改变农村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仅靠每学期的几次讲座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靠家长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实践交流的过程。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家庭教育读本》,为家校共建,更好的推进家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家庭教育读本》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具体事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开展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更好地利用《家庭教育读本》来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我校家长学学校授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本班家长实际,提前备课,编写详细教案,并注重调动家长的上课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1.尊重家长。以相互信任、诚挚合作和商量、探讨的口吻来进行,真诚的尊重家长,使家长乐于接受改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2.区别对待。在家长学校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充分考虑家庭与孩子的不同类型,根据他们的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让每位家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双向反馈。变学校的单向宣传为家校双向沟通,既要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子女的信息,也要努力收集家长反馈的信息,加强家校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三)拓展家教平台

 

为使家长学员们进一步了解家教知识,我校还与家长学习网联合打造“郯城县高峰头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手机APP平台,结合学校微信公众号等,作为家长们了解、普及家教知识的平台。学校不定期的在学校微信公众号里推送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并上传到学校的家长学校APP手机平台,供家长观看、学习。一个个鲜活而实用的家庭教育案例、话题引发了家长的普遍关注,并引发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教子经验展开讨论。

 

(四)积极开展家访活动。

 

为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督促教师做好家访工作,我县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要进行1次统一家访,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1次特别家访,并做好家访登记表。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家长的了解,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三、植根传统文化,推动亲子阅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孩子的成长要做到“先成人后成才”,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全体国人的德育教育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作为郯城县国学教育特色学校,我校尤其注意传统文化对孩子心灵的滋养作用。为此,我校以中华传统文化普及系列丛书——《养正读本》为依托,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国学课。

 

除了在校的学习外,要求孩子每天放学在家朗读十分钟的《养正读本》内容,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朗读,根据读本内容,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讲相关的拓展知识,高年级的孩子也可以给家长当当小老师,讲一讲相关的知识。这样家长和孩子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滋润,道德得到提升。

 

四、今后努力的方

 

我校成立家长学校以来,通过努力,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取得明显的成绩。家长参与家长学校的兴趣有所提升,教育方法更加科学,家校关系也更加融洽。尽管如此,我们觉得这还远远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求真务实,让家庭教育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家庭教育牵手两代、沟通未来,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而不懈地奋斗!

大科街道:社区家长学校成立 父母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部印发通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家庭教育将开设大学专业?教育部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