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时称县立高等小学堂,建国后更名为红旗小学,1981年秋始定名为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学校目前有东、西两个校区。自1996年成立家长学校以来,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以家庭为基础 、以社会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环境,增强了学校教育的合力。由于我校领导重视,制度严谨,机构健全,教师家庭教育理念先进,注重常规管理,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家长学校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由于各个年级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在确立家长学校目标时,以年级为单位,分层落实教育目标。
一、二年级的孩子属于低年级阶段,有的还不太适应小学生活,个别家长在育子理念上没有转变过来,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对一、二年级家长讲授的课程专题有:(1)迈好小学生活第一步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3)怎样防止孩子玩游戏(4)怎样能让孩子高效写作业(5)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等等;
三、四年级是中年级阶段,需要强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家长学校授课专题有:(1)良好的学习习惯(2)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3)怎样培养孩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4)怎样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5)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等;
五年级的孩子初步进入青春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置的家长学校课程有:(1)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2)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青春期心理指导(3)怎样帮助孩子处理和同学的矛盾(4)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5)如何看待孩子的叛逆行为,等等;
六年级是步入初中的前期阶段,个别孩子会在即将毕业时出现思想波动,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学校课程设置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2)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3)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小学和初中的衔接(4)培养孩子愈挫愈勇的性格等等。
通过分年级分层次的授课,及时解决了家长们在育子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问题,让孩子们稳定健康的成长。
我校学生的家长主要来自不同行业,他们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校的家长学校要综合考虑,多种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除针对全校学生家长的家长学校专题课和结合全国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读本》针对班级中普遍问题所讲授的家长学校基础课程外,我校还经常组织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育子难题。
我校前身为元代地方名儒管文通所创的曾子书院,后更名为一贯书院,明清时期为郯地儒学中心,因此我校在家长学校发展中,始终坚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曾子精神。
1.组织家长学习曾子“孝”“诚”“仁”“义”“礼”之精神
我校一年级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第一课就是“认识曾子”。在这堂课上,主要向家长讲述学校前身——曾子书院,讲述曾子的故事,让家长了解曾子的故事和精神。课后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曾子故事,和孩子一起学习曾子的精神。
2.亲子活动,践行曾子精神
(1)学校每周末都要求学生开展“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活动。有的孩子为父母烧菜,有的孩子替父母洗碗……
2010年暑假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了“踏上父母上班的路”活动,要求学生跟随父母上一天班后,把自己体验到的父母工作的艰辛记录下来,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同时让孩子们更加尊重、体谅和孝顺父母。
(2)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目标,互相监督实践。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守时行动”“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争做文明家庭”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
1.指导家长为孩子建好“读书角”
读书给孩子心灵的启迪,读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为了让孩子们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学校要求每个家庭一定要建立“读书角”。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给家长提供书单,建议买哪些类型的书,并督促家长进行亲子阅读。
2.指导家长建设“书香家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身教胜于言传,只有爱读书的父母,孩子才能真正的爱读书,只有父母爱学习,孩子才能真正的爱学习。为了建设书香家庭,学校在每年的读书节或寒暑假期间,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籍和经典美文,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去逛一次书店,购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共同阅读的基础下,写读书体会。但通过读书活动,家长与孩子不仅增加了一次共同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也创设了一次相互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机会。
3.推选“优秀书香家庭”和“优秀家长’做经验推广和普及活动。
家长和家长之间更容易沟通和借鉴经验。因此我校设立了“家长课堂”。让优秀家长在家长课堂中给家长讲诉自己的实际做法,告诉家长怎样在生活的小事中教育孩子。优秀家长给家长们上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