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官网> 家校专题> 家校合作觅良途 滋兰树蕙育子衿

家校合作觅良途 滋兰树蕙育子衿

郯城第二中学始近年来秉承“成人成才,成就师生美好未来;成长成功,开创学生绚丽人生”的双成办学理念,遵循“知识丰富,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坚持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我校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典型学校”、“山东省管理规范化学校”、 “山东省文明单位”、 “山东省健康示范学校”、 “临沂市优秀家长学校”、“临沂市高中教学先进学校”、“临沂市高中教学优秀人才培养先进学校”、“临沂市四德工程建设师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几年来,我校家长学校工作求实求稳,特色鲜明,开展了多渠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章立制,高度重视,构建家长学校工作网络

 

(一)为保证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组织严密,领导有力;出台了《郯城二中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职责》《家长学校校长职责》《家长学校教研组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的组织机构、完备的管理机制为家长学校及家校合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及网络技术逐渐成为我校推进家长教育与家校合作的有力工具。在沟通方式上,学校和电信部门合作建立了“家校通”短信平台,在教师、学生和家长间搭建了信息化沟通网络;同时还建立了家校合作微信群,加强了家长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在教育方法上,与家长学习网联合开发的我校家长学校手机APP平台的使用,使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如虎添翼。平台推出的专家系列讲座,教育了家长,同时也拓宽我们老师的教育眼界。并且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录制自己的视频材料上传平台,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注重家长学校工作规范

 

(一)有计划、有总结、有档案

 

及时制定家长学校工作年度计划和学期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教学,促进家长学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每一次授课都要有总结、有家长反馈,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次授课方案。同时,指导班主任及授课教师对每次家长学员的出勤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听取家长课后反馈,跟踪家长的育子情况,以改进家长学校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

 

(二)有调研、有管理、有考核

 

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特殊情况,通过家访、邀请、微信群、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加强家校联系,了解家长需求,取得教育共识。

 

学校通过前期充分的调研,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家长学校教学任务纳入教师工作量,班级家校合作考评纳入班级量化管理。每学期评选出“家长学校优秀教师”和“教子有方优秀家长”,在下学期的开学典礼上隆重表彰,让优秀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也让家长感受到教育孩子成功的喜悦。

 

(三)有教师、有教材、有教研

 

家长学校建立了专职与兼职、长期和临时聘任相结合的教师团队,既有学校优秀的班主任,也有教育成功的家长;既有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有优秀学子的代表;既有发表精彩报告的校长,也有开展专业讲座的外聘讲师。

 

家长学校的授课教材,既有全国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读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中国好家训》,也有家长学校教师团队编写的校本课程《静候花开》,还有授课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而精心准备的个人备课教案。

 

家长学校的教研也卓有成效。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定期组织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研究、把握、处理、应用教材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课中: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深入课堂随家长听课,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课后: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学员学习情况,根据个别特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研究。

 

三、活动载体,丰富多彩,强化家长学校工作实效

 

(一)开展了“从普通父母到智慧型父母转变”的系列主题教育。高中学生年龄接近成人,思想趋向复杂化,传统的说教,甚至粗鲁的威胁、打骂恐怕难以奏效。这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有智慧,讲方法。我们家长学校在这方面为广大家长开设了系列专题讲座,策划了系列专题活动。

 

1.为培养亲子关系,消除亲子隔阂,学校围绕“亲情”“感恩”“孝道”等主题,组织了大型的主题活动。活动由资深家教专家作指导,学生自己设计,邀请家长参与。通过“亲情对白”“爸妈我想对你说”“孩子,你是我永远的骄傲”等互动环节,增进了亲子间的理解,家长和学生都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教育效果显著。

 

2.为培养学生乐观、阳光的心态及融入社会的意识,我们开设了“父爱讲堂”。在高中孩子的教育中,父亲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角色缺失。针对这种现状,我校特组织了此次活动。家长学校特聘教师观点独到,见解深刻,“父爱伴儿好成长”“特别的优势造就特别的责任”“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等感动了家长,转变了父亲家长的育子理念。

 

3.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我们开展了“道德讲堂”,学唱《中华好家风》,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进一步让家长了解传承“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了怎样使每个家庭生活愉快,幸福美满。

 

通过种种“从普通父母到智慧型父母转变”的系列主题教育,学生家长纷纷表示要向模范学习,要向智慧型家长转变,树立向善向上好风尚,激发干事创业正能量;为学生做好表率,把好方向,做好参谋。

 

(二)以家访促家教,用爱心换诚心。家访是密切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为了做好家访工作,我校每个班都建立家校联系手册。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在家访时要求教师做到“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家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爱心,换来了家长对学校的诚心。

 

(三)家长委员会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开展了“远足”系列活动。学生们高举红旗,精神抖擞,一路欢声笑语。通过多次远足活动,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进了亲子感情,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在远足的路上,学校的老师们及家长代表经常会给同学们科普地理和人文知识,增进了学生对远足目的的了解。

 

多年来,我校的家校合作工作重过程,讲实效,求创新,服务了学生,服务了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将不断地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师资素质,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创新工作方法,实行激励机制,使我校的家长学校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孩子的成长擎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大科街道:社区家长学校成立 父母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部印发通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家庭教育将开设大学专业?教育部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