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官网> 最新动态> 实施 “家校社”共育,开出家庭教育“复方药”

实施 “家校社”共育,开出家庭教育“复方药”

   “欣可今年11岁了,马上进入青春期,我们当家长的很着急,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自从社区开了家长学校,不仅有专业的老师授课,课后还能个案咨询,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这课太火了,微信群里报名接龙有时候都抢不上”。欣可妈妈现在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玉景社区家长学校的“常客”,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她逐渐掌握了跟孩子相处的“秘诀”,家里总是洋溢着欢笑声。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提高家庭教育素养的迫切需求,东营区妇联以社区家长学校建设为契机,变传统“知识教育”为“素养教育”,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家教理念,实施“家校社”共育,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真心真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从体系建设出发破除家庭教育“壁垒”。创新性提出“党群共建家长学校”理念,由政府主导设置多方协作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融合模式,打破部门各自为政、自弹自唱的框架,关工委、组织、宣传、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东营区党群共建社区家长学校实施方案》,协同开展家庭教育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开发、培训咨询体系建构与评价等工作,“把脉”家长需求、“问诊”家庭难题,为东营区广大家庭开出家庭教育专业支持的“复方药”。

   建设文汇街道中山社区、嵩山社区家长学校等7处示范点,配备亲子活动室、家教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和家庭教育大讲堂,培训26名家庭教育咨询师,开展驻点服务,构建涵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家庭素质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婚姻家庭指导、青少年关爱等五方面服务的“社区教育体系”,打造“一站式个性化学习成长中心”。


   本着就近就便原则,结对区一中、区三中、油田二小等7所学校,实行“讲师列单、家长点单、社区派单、政府买单”四单运行机制,搭建家长、学校、社区“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平台。目前,开课290余期,惠及群众7000人次,及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个案辅导、答疑解惑等服务,切实解决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以服务对象为本提升家庭教育质量。针对“全面二孩”政策下婴幼儿养育需求的激增,东营区率先推行0-3岁“生命的印痕”家庭教育,围绕婴幼儿群体“养成教育”,建成文汇街道嵩山社区、中山社区两处早教示范点,研发0-3岁社区全天参与式“运动+阅读+家庭教育”新模式,全面开发孩子早期智力水平,积极引导孩子自理、自立意识,共举办968期,受益人数3.4万余人,同时线上带动近2000人“打卡”学习,“生命的印痕”品牌深入到千家万户中,有效填补了东营市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空白”。


   始终坚持把家长群体“理念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师资力量,长期长效开展“家是最美好的出发地”幸福辅导员培训、明德家语国学讲堂等系列培训,常态化供给传统文化、家风家训等“幸福配方”,进一步提升家长综合素质。


   从育人源头着手补齐家庭教育“短板”。建设东营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在各镇街、区直部门单位、学校建设“幸福家庭驿站”14处,配备幸福辅导员,围绕“结婚前、结婚后、离婚前、再婚前”四个关键期,开展“婚恋教育、新婚登记、孕前产后、婚姻经营、离婚缓冲、再婚辅导、服务拓展”七阶段引导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全链条”婚姻家庭辅导志愿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恋爱择偶观、亲子观,以婚姻和谐促家庭和谐。


   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军嫂、兵妈妈,注重创建过程,采取“发现-展示-评选-公布-宣传-宣讲”闭环创建,切实发挥优秀妇女和家庭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教材,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引导广大家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并对各类优秀家庭角色多渠道培养宣传,助推家长创建理念转变,从“要我创”转变为“我要创”,以家庭文明引领社会风尚。

大科街道:社区家长学校成立 父母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部印发通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家庭教育将开设大学专业?教育部回应了